最近社交网络上流传着一张十分惊悚的图,图片称:根据北医儿童发展中心的《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我国每年约有10万名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孩子死于自杀,8个自杀未遂。
近几年青少年自杀现象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这个数据似乎就是证据,但这个数据是真的吗?

疑点一:所谓北医儿童发展中心和《中国儿童自杀报告》都查无此人
经过广泛检索,我们无法找到《中国儿童自杀报告》的原文,只有“10万名中国青少年死于自杀”的数据出现在近几年的自媒体文章中,甚至被某些地区的教育局引用。那北医儿童发展中心呢?依然没有一家机构的名字为“北医儿童发展中心”,名字十分相似的有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健康发展中心。根据北京大学医学部官网对这两个机构职能的描述,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2015年成立,致力于为0-12岁有孤独症(自闭症)、多动症等有特殊需要的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健康干预服务。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健康发展中心2018年成立,提供高危新生儿早期筛查、健康儿童保健及儿童体格生长、神经发育评估、儿童营养及行为发育指导、预防接种等与儿童全面健康成长息息相关的医疗保健服务。一个是为特殊儿童提供健康干预服务,一个是为儿童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机构职能与设立初衷,都与《中国儿童自杀报告》八竿子打不着。 
疑点二:“每分钟2个孩子死于自杀”和“每年约有10万名青少年死于自杀”数字对不上
每分钟2个孩子死于自杀,粗略计算: 2X60X24X365=1051200,那每年就应有超过一百万个孩子死于自杀。这与同一段文字中“每年约有10万名青少年死于自杀”的数据,根本对不上。

青少年是一个年轻范围相对模糊的描述,为了保证计算的覆盖度,本文定义25岁以下的人群为青少年人群。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2022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1],中国2021年中国居民年龄
考虑到《2022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收编的内容截至2021年年底,为了保证数据统计的时间一致性,所以我们选取《中国统计年鉴2022》中的按年龄分人口数据[2]:
计算得知,2021年,25岁以下人群,按年龄分自杀死亡人口见下表,总计6730.35人,和10万相差甚远。

整体自杀率和自杀死亡率下降的同时,青少年自杀死亡率却在增长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危机干预研究室主任、加拿大学者费立鹏,从1995年起就开始专门研究中国人的自杀问题。2002年,他在柳叶刀上发表论文《中国的自杀率:1995-1999》,估算在1995-1999年间,中国平均年自杀率为23/10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为28.7万,自杀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是当时中国的第五大死因,而1995-1999 年间年轻人的自杀率如下图:


2023年,费立鹏接受《知识分子》采访,针对“目前的中国自杀数据怎么样了,中国仍然是全球最高的之一吗”的问题,费立鹏回答:如果对目前的自杀数据按照年龄分布进行一下调整,即进行年龄标化,中国的自杀率下降大概有60%。费立鹏将自杀率下降归因于城镇化发展、农药管制以及女性地位提升。2023年,据财新网报道,发表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的研究指出:中国总体自杀死亡率显著下降,自杀预防工作取得成效,但儿童青少年组自杀死亡率的上升值得关注。2010年到2021年间,5-14岁城市和农村儿童的自杀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2017年至2021年间,15-24岁青少年组的自杀死亡率同样出现上升,城市和农村青少年自杀死亡率均突破每十万人3人。
图注:2010至2021年中国城市和农村5-14岁儿童自杀死亡率(实线:农村;虚线:城市)。图: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网站
2010至2021年中国城市和农村15-24岁儿童的自杀死亡率(实线:农村;虚线:城市)。图: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网站